Kubernetes World

  • Login
Trending now

Container, Docker and Kubernetes. This article is not a deep dive of… | by Sandeep ...

Spark and Kubernetes, A Match Made in Heaven | by Cluephant Technologies | Feb, 2021 ...

The case of Kubeswitch. Managing a handful of Kubeconfig files… | by Daniel Foehr | ...

ATO (2020) Tech Talk: Writing a Kubernetes/Openshift Operators Using Operator-SDK – Operators – Medium

Week08 – News, Updates & Reminders – AWS | HashiCorp | Istio | Kubernetes | ...

Kubernetes – ServiceTopology. Merhaba, | by Emir Özbir | Feb, 2021 | Medium

How to connect to multiple Google Kubernetes clusters easily in parallel | by Alex Moss ...

Multi tenancy in Kubernetes cluster | by Yogesh Kumar | Feb, 2021 | Medium

On-call? We feel your pain. It’s 3 AM. You’re the developer on call… | by ...

Alert Fatigue — A practical guide to managing alerts | by Komodor | Feb, 2021 ...

Home » Technology » 微服務與混合雲( 三 ). 前文提要 | by Patrick Fu | Gemini Open Cloud | Jan, 2021 | Medium

微服務與混合雲( 三 ). 前文提要 | by Patrick Fu | Gemini Open Cloud | Jan, 2021 | Medium medium.com

1
admin 1 month ago in Technology

前文提要 上星期提到 Kubernetes 跟 REST API 已經 不只是 一個 Cluster manager 跟 RPC 恊議工具,而是變成了 混合雲 的 標準部署 跟 訊息交換架構。開發商 在混合雲 框架下開發互聯網服務複雜度相對減低。但從IT 角度,部署應用到不同的雲供應商,還是有它的挑戰性。比如說 兩方硬體的 配合度 (compatibility), 遠端軟體程式部署,企業數據 的上傳 跟下載,網路的穩定度,資安等等。這些都需要 週詳的策劃及一些工具的恊助。如上所述,混合雲 也需要一個單一的控制介面,才能使新的 混合雲+微服務 順利上線維運。我們下來就談一下這個模式管理的問題。 為什麼使用混合雲框架 混合雲是一種 IT利用在地私有雲的運算資源與數據,配合公有雲 的 靈活性去達成客戶的商業要求的模式。混合雲愈來愈流行是因為它賦于 IT 很大機動性。在運算資源方面,IT可省下很多資本門支出。在數據層面,IT 可以把企業最敏感的資料,留在自己的機房,只需把部份資料送到公有雲執行運算。 從管理角度, 混合雲 需要一個單一的控制介面(single pane of control)。目前已愈來愈多廠商提供混合雲 的控製台 (control console) 產品。 另方面,微服務配合雲原生, 就可大幅增加 開發人員的生產力,也可讓 IT有效率地管理 機房資源。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 商業研究報告,混合雲在 2021 年的全世界市值估計超過 900 億美元, 並以 22.5% 複數成長 (CAGR). 在亞洲地區,也愈來愈多 tier 1 的 公有雲廠商。台灣,星加坡,東京 都有建置大型機房,可見混合雲的普及。 一個 粗淺的範例 為了方便 解釋本章下面的混合雲 跟微服務的 好處跟 管理方法,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粗淺例子。比方說,我們有一家 Acme 新創公司要把一個 人工智慧花卉 辦識 的 Application上線,讓會員註冊跟每月付費使用。Acme 公司可能要做下列的事情: 混合雲利弊分析 以上 粗淺 的例子,只是想表達企業決策用私有雲或公有雲,不外乎是三大主因: 換言之,企業使用混合雲 跟 微服務模式部署它的 互聯網服務,可以得到很多好處: 建置 混合雲 服務 的策略 據 2019 Flexera 出版的 “State of cloud Report”, 58% 被訪的都有 混合雲 計劃,但真正 已經在實行的,還是寥寥可數。公有雲雖然提供了很穩定 跟安全的平台,但企業要開始把部份服務跟數據搬上公有雲,還是很大的挑戰。除了資安外,很多企業 感到缺乏的,還是 一個能跨公,私有雲一致的管理介面跟可稽查,有紀律的維運流程。這幾年來,恊助混合雲的技術已經在 蓬勃發展,如 Jenkins, CI/CD,Kubernetes, Infrastructure as Code, IAM, Serverless, 等等。但企業要開始使用混合雲,還是 需要一個週詳的計劃。以下分享一下 我看到企業要考量的問題: (一)需要充分了解環境,資源,跟客戶的需求 (二)與人員充分了解流程跟工具 (三)清楚的 架構 跟 管理 介面 (四)工具還是很重要的 定義流程,選定公有雲服務商,跟建置適當的工具,對成功地實踐 混合雲服務是最為重要的。 混合雲 最佳實踐 最後, 我們 來 談幾個實踐上的考量,可以增加 服務的 管理,穩定度,擴充性 及 避免被供應商鎖死的考量: (一)服務營運 (二)標準化的重要性 (三)功能,效率 監控 (四)多平台 (multi-cloud) , 多計劃 (multi-tenancy) 管理 結語 這三星期來,我們從互聯網 談到微服務,再從微服務 談到 它在混合雲框架 上建置與實踐 的考量。這個中雖然看來複雜,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,其實原因卻相對簡單: 有幸的是,這二十年來各種技術的進化也是非常神速(這跟開源軟體有很大關聯)。從虛擬化到容器化,從 Openstack 到 Kubernetes,從 SOAP 到 Restful API,加上 API Manager 跟 Infrastructure as Code. 這些技術 跟 互聯網服務 都有很大的 互補性。感覺上 微服務 跟 混合雲還有很大發展空間。對使用者而言,這是莫大 的福音。對營運商而言,他們一定要準備接受這個挑戰。要如何管理多雲,多計劃 的架構,是營運商必需考量的。 References: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Pinterest
  • Google+
Report Story

Related Stories

  1. Container, Docker and Kubernetes. This article is not a deep...
  2. Spark and Kubernetes, A Match Made in Heaven | by...
  3. The case of Kubeswitch. Managing a handful of Kubeconfig files…...
  4. ATO (2020) Tech Talk: Writing a Kubernetes/Openshift Operators Using Operator-SDK...
  5. Week08 – News, Updates & Reminders – AWS | HashiCorp...
  6. Kubernetes – ServiceTopology. Merhaba, | by Emir Özbir | Feb,...
  7. How to connect to multiple Google Kubernetes clusters easily in...
  8. Multi tenancy in Kubernetes cluster | by Yogesh Kumar |...
Tags : container-orchestrationkubernetesrest-api微服務混合雲

Get weekly Kubernetes news directly to your inbox

Loading
Copyright © 2021 Kubernetes World.
Login Register

Login

Lost Password
Oops! Sorry, registration is disabled.

微服務與混合雲( 三 ). 前文提要 | by Patrick Fu | Gemini Open Cloud | Jan, 2021 | Medium

admin 1 month ago in

前文提要 上星期提到 Kubernetes 跟 REST API 已經 不只是 一個 Cluster manager 跟 RPC 恊議工具,而是變成了 混合雲 的 標準部署 跟 訊息交換架構。開發商 在混合雲 框架下開發互聯網服務複雜度相對減低。但從IT 角度,部署應用到不同的雲供應商,還是有它的挑戰性。比如說 兩方硬體的 配合度 (compatibility), 遠端軟體程式部署,企業數據 的上傳 跟下載,網路的穩定度,資安等等。這些都需要 週詳的策劃及一些工具的恊助。如上所述,混合雲 也需要一個單一的控制介面,才能使新的 混合雲+微服務 順利上線維運。我們下來就談一下這個模式管理的問題。 為什麼使用混合雲框架 混合雲是一種 IT利用在地私有雲的運算資源與數據,配合公有雲 的 靈活性去達成客戶的商業要求的模式。混合雲愈來愈流行是因為它賦于 IT 很大機動性。在運算資源方面,IT可省下很多資本門支出。在數據層面,IT 可以把企業最敏感的資料,留在自己的機房,只需把部份資料送到公有雲執行運算。 從管理角度, 混合雲 需要一個單一的控制介面(single pane of control)。目前已愈來愈多廠商提供混合雲 的控製台 (control console) 產品。 另方面,微服務配合雲原生, 就可大幅增加 開發人員的生產力,也可讓 IT有效率地管理 機房資源。根據 Markets and Market 商業研究報告,混合雲在 2021 年的全世界市值估計超過 900 億美元, 並以 22.5% 複數成長 (CAGR). 在亞洲地區,也愈來愈多 tier 1 的 公有雲廠商。台灣,星加坡,東京 都有建置大型機房,可見混合雲的普及。 一個 粗淺的範例 為了方便 解釋本章下面的混合雲 跟微服務的 好處跟 管理方法,我們先來看一個簡單的粗淺例子。比方說,我們有一家 Acme 新創公司要把一個 人工智慧花卉 辦識 的 Application上線,讓會員註冊跟每月付費使用。Acme 公司可能要做下列的事情: 混合雲利弊分析 以上 粗淺 的例子,只是想表達企業決策用私有雲或公有雲,不外乎是三大主因: 換言之,企業使用混合雲 跟 微服務模式部署它的 互聯網服務,可以得到很多好處: 建置 混合雲 服務 的策略 據 2019 Flexera 出版的 “State of cloud Report”, 58% 被訪的都有 混合雲 計劃,但真正 已經在實行的,還是寥寥可數。公有雲雖然提供了很穩定 跟安全的平台,但企業要開始把部份服務跟數據搬上公有雲,還是很大的挑戰。除了資安外,很多企業 感到缺乏的,還是 一個能跨公,私有雲一致的管理介面跟可稽查,有紀律的維運流程。這幾年來,恊助混合雲的技術已經在 蓬勃發展,如 Jenkins, CI/CD,Kubernetes, Infrastructure as Code, IAM, Serverless, 等等。但企業要開始使用混合雲,還是 需要一個週詳的計劃。以下分享一下 我看到企業要考量的問題: (一)需要充分了解環境,資源,跟客戶的需求 (二)與人員充分了解流程跟工具 (三)清楚的 架構 跟 管理 介面 (四)工具還是很重要的 定義流程,選定公有雲服務商,跟建置適當的工具,對成功地實踐 混合雲服務是最為重要的。 混合雲 最佳實踐 最後, 我們 來 談幾個實踐上的考量,可以增加 服務的 管理,穩定度,擴充性 及 避免被供應商鎖死的考量: (一)服務營運 (二)標準化的重要性 (三)功能,效率 監控 (四)多平台 (multi-cloud) , 多計劃 (multi-tenancy) 管理 結語 這三星期來,我們從互聯網 談到微服務,再從微服務 談到 它在混合雲框架 上建置與實踐 的考量。這個中雖然看來複雜,但從使用者的角度來看,其實原因卻相對簡單: 有幸的是,這二十年來各種技術的進化也是非常神速(這跟開源軟體有很大關聯)。從虛擬化到容器化,從 Openstack 到 Kubernetes,從 SOAP 到 Restful API,加上 API Manager 跟 Infrastructure as Code. 這些技術 跟 互聯網服務 都有很大的 互補性。感覺上 微服務 跟 混合雲還有很大發展空間。對使用者而言,這是莫大 的福音。對營運商而言,他們一定要準備接受這個挑戰。要如何管理多雲,多計劃 的架構,是營運商必需考量的。 References: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Pinterest
  • Google+
Report Story

Related Stories

  1. Container, Docker and Kubernetes. This article is not a deep...
  2. Spark and Kubernetes, A Match Made in Heaven | by...
  3. The case of Kubeswitch. Managing a handful of Kubeconfig files…...
  4. ATO (2020) Tech Talk: Writing a Kubernetes/Openshift Operators Using Operator-SDK...
  5. Week08 – News, Updates & Reminders – AWS | HashiCorp...
  6. Kubernetes – ServiceTopology. Merhaba, | by Emir Özbir | Feb,...
  7. How to connect to multiple Google Kubernetes clusters easily in...
  8. Multi tenancy in Kubernetes cluster | by Yogesh Kumar |...